(节日文化)逾10万人次畅游上海世博原址 “后世博”文化之旅渐入佳境

来源:新华08  2011-10-10 17:17

  新华社上海10月2日专电(记者许晓青)在“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前定睛驻足,轻轻抚摸西班牙巨型机器人“小米宝宝”的大脚丫,与来自非洲大陆的“人类母亲——露西”骨架化石面对面……1日至2日,已经有逾10万人次畅游位于上海黄浦江两岸的世博会原址,享受文化饕餮大餐。

  (小标题)原址重现文化“嘉年华”

  去年“十一”黄金周,荟萃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文化创意的上海世博会如火如荼举办。一年之后的“十一”长假,精彩绝伦的文化“嘉年华”又重返世博原址。

  有“东方之冠”美誉的中国馆1日迎来4万余名游客后,2日客流再创新高,达5万余人。9月末刚刚重新开放的“月亮船”沙特馆,也人气旺盛,预约参观团队数量节节攀升,在世博原址刮起一股浓浓的异域风。

  与中国馆、沙特馆隔江相望,有“小世博”之称的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吸引众多“世博迷”光顾。展览汇聚了五大洲2000多件世博精美展品,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小米宝宝”、千奇百怪的世博徽章、3D世博电影等,令人流连忘返。

  “想不到一年之后还可以看到这么多国家的世博会珍宝,实在不虚此行!”75岁高龄的上海市民金顺根专门赶在国庆长假期间“重温”世博。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俞力表示,世博纪念展其实就是一个“小小地球村”,可以为那些与世博会失之交臂的中外参观者提供一个“拾遗补缺”的机会。参观者可以花1-2个小时,将去年上海世博会上的数百个展馆“一网打尽”,与为数众多的奇珍异宝“零距离”接触。

  (小标题)世博主舞台神奇“变身”

  曾举办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奔驰文化中心(原世博文化中心)也在今年“十一”期间亮出了“变身”绝活。

  9月中旬曾举办中美青年篮球对抗赛的主舞台,在长假到来之际迅速“变身”为加拿大太阳剧团的马戏大棚,上演经典剧目《艺界人生》,讲述“小丑”“男爵”们的历险记。而进入长假的中后期,这个可容纳18000人同时观演的巨型剧场,又将“摇身一变”,上演华语流行歌坛高规格的“滚石30周年上海演唱会”。

  据该文化中心办公室主任华巍介绍,外观好像“白色飞碟”的文化中心在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有望超过5万人次。而且这座巨型建筑“肚内还有乾坤”,位于地下的上海最大室内真冰溜冰场,6楼的世博影城及“360度观景环廊”等,也在长假期间全部对公众开放,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小标题)《永远的世博会》珍藏世博记忆

  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游客手持“世博护照”在参观各大展馆完毕后盖章留念堪称一大风尚,盖章排队长龙更是成为独特的世博风景线。而今,世博印章也成为人们珍藏世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长假期间,由新华社编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典藏》一书在世博会原址掀起了新一波“集章热”。

  《永远的世博会》堪称“上海世博会印章大全”,共收录了819枚“世博印章”,是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推出的精品图书之一,受到读者关注和好评。今年“十一”黄金周,《永远的世博会》正式进驻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发售。

  据世博会博物馆工作人员杨建威介绍,《永远的世博会》一亮相,就受到读者追捧,销售第一天就开始补货,成为最热门的纪念品之一。

  “去年世博会,我们全家老小共有5本‘世博护照’,盖了300多个章,现在参观世博纪念展,还惦记着能不能盖章。”带着女儿重游世博原址的上海市民刘淑华就是一个“世博盖章迷”。

  她说:“收集和观赏世博印章,可以留下一段美好记忆,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品味。同时,家门口举办世博会百年圆梦,这也是老百姓的自豪和骄傲,因为亲身见证了国家举办这么大规模、这么精彩的国际盛会。”

  据了解,《永远的世博会》今后还有望在世博原址多个场馆同步发售,并加盖新款纪念印章。(完)

【责任编辑:周发】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