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币种专区 > 其他币种 > 英国政府不担心大银行撤出的原因

英国政府不担心大银行撤出的原因

2011年04月13日18:10分类:其他币种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路透中文网4月12日刊登题为《伦敦缘何无惧大银行总部移师海外?》的文章,摘编如下:

  投资银行家、巴克莱新任首席执行官鲍勃·戴蒙德今年1月份对英国议会表示:“我们将留在英国,这是我们想要获取成功的地方。”然而,有关巴克莱及其最大对手汇丰控股准备将总部搬至香港或纽约的传言却散播开来。

  在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4月11日公布有关英国金融服务业前景的中期报告前,这种猜测愈演愈烈。银行担心该委员会将建议其实施代价不菲的改革。戴蒙德公开表示,“有责任代表股东”考虑其他税收环境,一些市政高层人士也反复强调银行高调迁离伦敦可能带来的后果,外界认为这显然是在企图影响独立委员会的判断。

  不过研究显示,该委员会应该会以强硬姿态面对此类威胁,因为任何大型银行的搬离,对经济、财政以及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都极其有限。在全球金融的关键年份,随着监管版图发生巨变,该委员会可能更有勇气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或许如此能帮助保守党领导的政府在严格监管这个因行为过度的行业,和抚慰这个保守党最大资助人之一的行业之间寻得平衡。

  英国议会下院财政委员会的保守党成员安德烈娅·里德森表示,银行要撤出英国的威胁可能是被夸大了。他说:“我认为任何一家银行撤往海外的可能性不高,甚至不超过50%,若银行真的撤离,对税收的影响要看涉及的银行而定,但影响可能相当有限。”

  里德森表示,银行业高层经常告诉她,政府快把它们逼走了,但她并不以为然。“我并不赞成监管愈严愈好,”她说,“我们需要的是聪明的监管,并非嚷嚷这么简单。”

  里德森说:“可能会有一两家银行因为税务因素而迁移总部,但就算他们真的走了,我们可能也根本不会注意到。劳工不会因此而大量外流,伦敦金融城也不会因此变成鬼城。”

  包括英国央行几名官员在内的一些支持改革的人士进一步暗示,仅汇丰控股一家2.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就大过英国整体经济,银行业出走可能不是坏事。尽管汇丰大致上安然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但仍然绝对属于“大而不倒”的银行,若发生危机,势必需要给予援助,而这可能会鼓励他们肆无忌惮地承担风险。

  英国的赋税优惠是银行的既得利益

  长久以来,银行一直是英国的重要财源。不过,这些财富大多来自银行派发的股息,提供的就业以及银行员工支付的所得税,而不是源于公司税。这让银行业者对政府的怨言变得苍白无力。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格鲁贝尔3月份对英国政府大加抨击,指责政府怠慢银行。他指出,单单瑞银就在伦敦雇用了约7000人,“政府对(金融城)是这么沉默,”格鲁贝尔表示,“只有在私底下,他们才会口头上说希望保住金融城。如果有一天政府不管了,那就愿上帝保佑你吧。”

  但瑞银2010年年报显示,英国的赋税优惠,对于瑞银和其他遭受巨额亏损的银行而言,是留在英国的一大既得利。与美国和瑞士不同,在英国,银行可以无限期地以亏损扣抵税项,而瑞士的税损结转年限通常是7年,美国则为20年.

  瑞银英文版年报的一些细节,说明了瑞银希望未来几年如何在全球范围用高达510亿瑞郎(约合560亿美元)的应计亏损抵税。虽然没有详细指明有多少要由英国纳税者消化,但年报显示,约110亿瑞郎的应计亏损列入由英国提供的“无限期”明细,另有370亿瑞郎亏损将在未来11年至20年冲抵完毕,这超出瑞士的限制,但与美国允许的扣抵期限相符。

  得以抵销旧有亏损的能力,对任何企业都有巨大好处。瑞银去年用旧有亏损扣抵公司税项还绰绰有余,这意味着整个瑞银集团的净利润税项收益高达3.81亿瑞郎。不寻常的是,瑞银获得的净利也高于税前营业利润。从这种规模来看,这笔税项扣抵开始让英国政府对银行征收的新税看起来像是零钱。此前,英国宣布开征银行税,引来金融城的反对,瑞银称每年将因此增加7500万至1亿瑞郎的成本。

  就该行在2010年是否向英国支付公司税,以及未来几年是否缴纳的问题,瑞银一位发言人回应称瑞银没有披露在具体国家的纳税信息。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将公司税率从28%下调至26%,并计划到2014年进一步降低到23%(七国集团中最低税率),来提高企业落户伦敦的吸引力。政府亦着手消除有关企业海外获利可能丧失免税待遇的担忧。

  “英国降低公司税率和(对国外获利)免税的举措,应提高英国作为总部基地的魅力,”英国财政研究所资深研究分析师海伦·米勒称,“美国的公司税率更高,且对全球获利征税,这在表面上就不具吸引力。”

  一些因素让美国维持竞争力,例如企业若不将获利汇回国内,就可以避开一些全球获利税项。

  银行出走对英国税收及劳动力市场影响不大

  全球赋税系统的复杂性,是银行业者不想大举迁移的原因,英国银行业独立委员会在其建议中将考虑这一点。该委员会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按相对价值计算,银行目前直接缴纳给国库的税款占比和银行出走所造成的税收影响。

  与其他对手不同,汇丰控股财报公布税项明细,包括具体数字。汇丰控股去年在英国缴了7.5亿美元的公司税,远高于许多同行,但与其60亿美元的派息相比仍是九牛一毛。这相当于英国政府2011年度估计税收的0.08%,或2010年汇丰控股缴税总额的13%.而2010年,仅汇丰控股280名收入最高的员工就获得价值4.72亿美元现金及股票

  更重要的是,不论汇丰控股总部搬到哪里,都将继续为旗下英国业务缴纳公司税。汇丰或许不会将总部移至香港,但2010年香港向汇丰课税入账9.62亿美元,比汇丰向英国缴纳的公司税几乎多了30%。

  以上并不是要证明银行系统对英国经济不重要。英国银行业者协会估计,其会员银行每年向英国经济贡献约500亿英镑,而巴克莱在其2010年年报中则宣称,银行业在英国拥有近50万名雇员。

  单就税金而言,英国财政部商务大臣詹姆斯·沙逊对英国上议院议员表示,2010-2011税年大型银行集团预计贡献约200亿英镑的税收。

  不过,关键在于这一数字涵盖了银行员工缴纳所得税等间接贡献。沙逊表示,在他预估的200亿英镑税收中,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社会贡献所占比例为80%,而公司税占20%。

  在英国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已是或应该是不可或缺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管理大约2.9万个金融公司,这些公司拥有的员工数超过百万。

  “当看到伦敦金融区贡献了多少税收的数字时,他们把银行以及许多其他公司并在一起算。银行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因此在谈到银行出走的时候,不会出现收入严重流失,”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研究员利迪亚·普利格称。

  即便一家银行离开,它也不太可能带走所有员工。汇丰控股在英国的雇员多于其他任何单一市场,几乎相当于香港和美国雇员数的总和。不论银行总部座落何处,大量工作岗位可望继续留下来。

  这就是世界最大广告代理商WPP的经历,2008年该集团将公司注册地迁到爱尔兰的都柏林。但在全球13.8万名员工中,WPP只将少数人调至爱尔兰,而上个月,受到最新赋税变化影响,WPP又决定迁回伦敦。

  另外也有股东的问题。例如在汇丰控股前五大股东中,四家都是重量级的英国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汇丰2010年将派发的60亿美元股息中,大约40%将流向英国养老基金及股东手中。仅汇丰前八大股东的股息金额总和,就高出英国公司税的税金收入。不论其总部位于哪里,这些股息都将持续流入。

  与汇丰相比,其他银行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巴克莱银行拒绝提供2010年在英国缴纳公司税金额细节,但其年报显示全球范围税金支出为15亿英镑,还不到人事成本120亿英镑的13%。

  巴克莱银行2月份在回答英国议会下院财政委员会质询时称,2009年向英国缴纳1.13亿英镑的企业税,占巴克莱当年全球税前获利的1%,还不到2010年巴克莱高层领到的5.04亿英镑的薪酬和递延奖金的四分之一。

  尽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克莱投资银行规模目前超过了其英国零售业务,但2010年英国业务仍占其总收入的40%。相比之下,美国业务比重只占25%。虽然巴克莱积极笼络海外人才和投资者,但它仍然是英国的代表性企业。巴克莱的贷款差不多一半都是在英国承办,14.75万位员工中约有6万人在英国工作。去年巴克莱增加的2000个新职位中有80%也是在英国,看不出有即将大举出走的迹象。

  总部设于伦敦的大型银行中,英国色彩最淡的当属渣打银行,渣打多数业务都在亚洲和非洲.其2010年160亿美元营业收入中只有9%源自英国、欧洲和美国。但这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说明金融机构倾向把大部分的公司税缴给他们赚到钱的地方。

  渣打2010年名目税额为8.71亿美元,但其中约6.97亿美元以防止双重课税的形式得到补偿。最后渣打的英国企业税为1.74亿美元,占其外国税款支出的13%,或其全球税费的10%,大致符合其在英国的收入比例。即便渣打变更总部驻地,这种情况也不大可能改变。

  伦敦自身优势能够留住银行

  英国财政研究所分析师海伦·米勒说:“有许多大型企业移往海外的媒体报道,但其实没那么多。并没有出现大举出逃。”英国财政部官员戴维·高克表示,税务官员的研究调查显示,过去四年有22家公司出于赋税原因离开英国。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伦敦自身的魅力。3月公布的最新Z/Yen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伦敦仍是金融服务专业人士的首选,不过纽约和香港紧随其后。伦敦自2007年开展此项调查以来一直高居榜首。英国议员里德森说,即便所得税提高影响到高收入者,对于银行业人士来说,伦敦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伦敦的优势包括使用英语,时区位于亚洲和美洲之间,而且拥有优质学校、豪宅和世界级餐厅等。

  在国会作证时,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戴蒙德试图解释,为什么至少在目前,英国是最佳选择。“过去以来,在有利于或支持对外贸易及企业资金流进和流出方面,没有一个城市比伦敦做得更好。因此,伦敦已被视为企业和人才的绝佳之选,”他说,“人们喜欢在这里居住,但企业的感受更深,他们认为这里是做生意、融资和吸引人才的好地方。”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